发布时间:2024-03-28 01:04:45
面对愈发理性的消费大环境,以及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,阿里电商有了新动作。
3月26日,《华夏时报》记者了解到,阿里源头厂货直销平台1688 近日在淘宝开了三家店——1688严选淘宝店、1688企业自采天猫店和1688工业行家选天猫店。阿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,1688已启动全面入淘,后续1688淘宝店会整合成一个类似天猫超市的频道,并在淘宝推出1688严选贴牌的源头厂货。
1688是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去年11月列出的“四小龙”业务之一。在它启动全面入淘背后,今年2月吴泳铭在当期财报会上提出,集团最高优先级是让电商和云计算两大核心业务重燃增长动力。而现在,让低价的B端生意闯入更大的C端市场,是阿里找到的解法之一。
1688闯入C端
据记者了解,1688和淘宝都同在淘天集团。不过淘天相关人士告诉《华夏时报》记者,1688和淘宝并非合并,只是在淘宝开店,1688现在依然是独立APP,而1688的渠道还包括自己的小程序等。
吴泳铭在去年11月公布了阿里第一批战略级创新业务——1688,闲鱼,钉钉,夸克。他当时就表示,1688是阿里历史最悠久的业务,服务了中国制造业的主流厂商,具备二次创业的坚实基础和巨大潜力,有望从B2B业务延展到中小企业和消费者采购。他当时还表示,上述四个业务组织上将作为独立子公司运营,业务上将打破以往在集团内的定位限制,阿里以3-5年为周期持续投入。
1688入淘,意味着其平台上的源头厂家将渠道拓展到更大的C端消费市场。
1688内部人士在谈及入淘原因时透露,其在用户调研时发现,淘宝上有两类需求增长很快,一是品牌平替和大牌代工厂直供的需求,二是淘宝企业自采需求很大,用户对供给的丰富度、独特性、专业性和定制化要求比较高,而针对细分领域特殊人群的场景组货能力,则恰是1688工业品的强项。
据记者了解,1688商家数量目前已突破100万,其中有60万家是源头工厂。淘天提供的数据还显示,过去的一年中,商家在1688平台上投入1块钱,平均能获得43块钱的生意。
嘉宾咨询合伙人李应涛告诉《华夏时报》记者,1688用户最早以中小商家批发采购为主,必须单独下载APP才能购买,这也造成1688使用人群相对较少,虽然逐渐有部分个人消费者采购,但比例还是较低,而且主要以年轻群体为主。他认为,如果1688成为淘宝里的一个具体频道,会有很多人看到,流量也会大很多,“相对于以前,人流量、客流都会向个人和C端大幅度去延展。”
需要提及的是,1688 内部人士还透露,其在淘宝开店的目的不是卖货,而是到一个更大的市场去测品,孵化出超级单品,变成1688 数字供应链的商品,进入全网销售,让1688从全网源头变成新品源头。因此,1688也会在淘宝尝试自营品牌贴牌的生意,比如严选和行家选的贴牌。
淘宝四面环敌
入淘为1688带来C端流量的同时,它能为淘宝带来什么?
百联资讯创始人庄帅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,1688作为供应链平台来接入淘宝,会进一步丰富淘宝在低价商品的供给能力。他认为淘宝的目的很明确,一方面是丰富供给,继续保持万能的淘宝心智,另一方面则是聚焦所有资源和流量,以淘宝为核心平台,“而不只是之前把淘宝当作给天猫导流的工具,用淘宝全面对标拼多多并与其竞争。”
一个例子是,记者了解到,1688在淘宝开出的首期三家店商品全部由产业带源头厂商直供,支持 0 元下单、1 件包邮、24小时发货和7天无理由退货,大部分商品都赠送运费险和支持退货免运费。
阿里的新管理层在去年11月的财报会上已经指出了这个方向。吴泳铭当时表示,在面向未来三年的战略周期中,淘宝天猫将进一步明确业务优先级——用户为先。而围绕用户为先,淘宝要坚持做“万能的淘宝”以及坚持消费分级与价格力策略。
而新任管理层提出上述战略的大背景是,阿里依然是中国电商市场的最重要玩家,但遭遇到拼多多、抖音、快手等对手的空前激烈竞争;电商依旧是阿里的压舱石业务,但它已不复过往的高增速时代。
今年2月发布的财报显示,去年Q4淘天集团1290.7亿元的营收占阿里当期收入一半左右,是第二名国际商业收入规模的4.5倍,但2%的收入同比增速位列集团最末,当期其599.3亿元的经调整EBITA是集团整体的1.3倍,不过同比增长也只有1%。作为参照,拼多多去年Q4收为889亿元,同比增长123%,净利润232.8亿元,同比增长146%。
李应涛在跟记者交流时也认为,不只是消费端,在供给端目前抖音、快手包括拼多多都在抢占C端中小商家的资源,全面启动入淘之后会把1688里面的一些有优势又愿意面对C端去做生意的商家留在体系内。
李应涛同时表示,淘宝以往就是靠中小商家起家,但随着当时电商正品化趋势发展,它推出天猫去跟京东竞争,将流量、资源的重心转移到了品牌商这里,而拼多多能够崛起,部分原因也是其利用了原来淘宝舍弃的这部分中小商家。他认为,现在也在重视中小商家的淘宝本质上面临着左边是拼多多,右边是京东的竞争局面,如何平衡资源和策略是对它的考验。